這幾天,北京西城區信鴿協會副秘書長郭占發接到不少通電話,對方報出一串數字,請他幫忙尋找號碼的主人。
國慶慶?;顒蝇F場,7萬羽信鴿在天安門騰空而起,聽說這些信鴿都是借來的,“咕咕回家”引起不少網友關注:有網友曬自家鴿子帶回的國慶腳環,也有熱心網友收留了迷路的鴿子并發帖尋找信鴿主人。
了解到,事實上,無論是元旦還是國慶,以及此前的抗戰勝利70周年等大型慶典活動,北京歷次放飛的和平鴿,都是從北京信鴿協會的鴿友會員處借來的。從1949年到2019年,北京鴿友和他們的鴿子,見證了歷次盛典活動。
日前,在鴿友韓宣齊家的房頂上的鴿棚旁,兩位老北京養鴿人解密了國慶信鴿的籌備過程,以及他們與鴿子之間的故事。
據介紹,跟往年慶典活動相比,今年國慶對信鴿的挑選、管理也更為嚴格:不僅要給鴿子防疫,還要請鴿子過安檢。
養鴿人韓宣齊和他的鴿棚。
嚴選鴿子:
查唾液、查血液、查生活環境
進入7月份以來,郭占發漸漸忙了起來。
郭占發是北京西城區信鴿協會副秘書長。除了歷年的元旦及國慶放飛外,他還參加過新中國50周年、60周年國慶,以及抗戰勝利70周年等大型慶典活動。有幾次,他還親手在天安門打開鴿籠,目送自己的“寶貝”們飛上天空。
今年的國慶活動,需要從北京征集7萬羽信鴿。其中,西城信鴿協會分配到的任務是7000羽。
通知鴿友并不容易。郭占發告訴南都記者,今年國慶之前有一定紀律保密要求,他和同事們只得挨家挨戶給鴿友打電話溝通聯系。
參加活動的鴿友數量也有講究。征集幾千羽信鴿,對于喜愛養鴿子的北京來人說很容易,找幾個養鴿大戶就能輕松湊齊。但郭占發和同事們,希望讓更多鴿友有機會參加國慶活動。
一方面,每戶鴿友不能交得太多,否則別人就沒了機會。同時,還得組織好信鴿征集現場的秩序,速度、安全都要兼顧。郭占發還告訴南都記者,此次國慶信鴿的征集過程也有很多要求。
各地動檢部門也要去部分鴿友家中收集樣本,檢測鴿子的糞便、唾液、生活環境等。此外,他們還選出了120羽信鴿,進行抽血檢查?!霸谔彀查T放飛,對鴿子的身體狀況、以及可能對環境的影響,都需要有一個數據‘底數’?!惫及l說。
最終,經過層層篩選,西城區200多名鴿友入選,最少的出借5羽信鴿,最多的兩三百羽,平均每人30羽。郭占發自己交出21羽,韓宣齊則交了40羽。
唯獨沒有要求的,是鴿子們的品種和外貌。韓宣齊告訴南都記者,此次活動以灰色鴿子為主。
韓宣齊的信鴿們。
協調放飛時間:
特別安排時間,讓養鴿戶“遛”信鴿
離國慶越來越近,國慶放飛信鴿的各項籌備工作也在按部就班推進。但隨著天安門地區開始組織彩排和預演,9月14日,北京下達禁飛令,停止一切信鴿放飛活動。
禁飛本意是為保證參加閱兵的飛機飛行安全,但禁飛令也讓鴿友們發了愁。郭占發稱,信鴿需要常常鍛煉飛行能力,不能長期關在籠子里,否則會影響在廣場上的放飛效果。
最終在多方協調下,管理部門也特別安排出幾天時間,由養鴿戶們放飛信鴿。
“上午訓練我們就下午飛,也借機歸置鴿棚?!表n宣齊介紹,一般下午4點、6點放飛的信鴿,“晚上自己就回來了”。
韓宣齊(右)給郭占發(左)看自己養的信鴿。
最后一關:
人要過安檢,鴿子也要過安檢
9月30日,第二天信鴿們就要參加“國慶大閱兵”了。
這一天早晨九點多,郭占發就到了廣安體育中心。拉警戒線、收拾場地、準備防疫檢查的設備……下午2點,鴿友們排著長隊來交鴿子。
對于工作人員來說,這是把關國慶信鴿的最后一關:人要過安檢,鴿子也要過安檢。
郭占發把安檢用的掃描棒稱為“探雷器”,掃描棒一遍遍刷著鴿子,避免鴿子身上有“夾帶”。
負責防疫的工作人員也要再次確認鴿子的健康狀況。郭占發稱,對于有經驗的工作人員,一摸一看就能基本掌握鴿子的情況。
拿手一捋,若是鴿子“隔手”,就有可能是“死膀”——飛不起來。和人一樣,生病的鴿子體弱,精神狀態也就不好,沒什么活力。單眼流淚,紅腫,臥著不動等,都可能是鴿子生病的信號。
經過一系列檢查,清點完數量,主人和鴿子就要暫時說再見了。按照規定,除了負責押運車輛的工作人員,任何人不得靠近運送鴿子的車輛和籠子。
“交了后會想鴿子,也會擔心鴿子回不來?!惫及l說。
當天還有一個小插曲。郭占發回憶稱,有位老大爺此前沒有接到通知,竟然直接提著鴿籠來到了現場。
據老人自述,從國慶50周年開始,次次閱兵放飛和平鴿的活動,他一個都沒落下,每次都是交5羽鴿子。
“我都80多歲了,就愿意參加這類的活動,不圖什么報酬紀念品?!弊詈?,在工作人員的協調下,老人達成了自己的心愿。
韓宣齊的信鴿們。
天安門放飛:
最快的鴿子幾分鐘后到家
10月1日中午,隨著籠門打開,一分半鐘的時間里,7萬羽信鴿爭相沖出十只巨大的鐵籠。
家住北京西城的郭占發、韓宣齊在電視上看見信鴿們騰空,等了幾分鐘,他們便和北京的不少鴿友一樣,紛紛爬上自家房頂,收拾收拾鴿棚、備好水、抬頭望著天空。
郭占發住得離長安街不遠,鴿子幾分鐘就飛回家了。而住在房山的鴿友,可能要等上半個小時才能見到鴿子們。信鴿們鉆進鴿棚,腦袋扎進水罐就不出來了?!案陕镅??它熱呀!”
有不少網友在微博曬起自家的鴿子,還有鴿主表示,“我家10只咕咕在放完氣球過了一小會兒就回家了,太快了”。
郭占發和韓宣齊也告訴南都記者,至今,他們也各有一羽鴿子沒飛回來。
如何確保借出的信鴿能夠迅速準確的飛回?
據介紹,在小鴿子出生50天左右時,主人就讓它們“蹲棚”,以盡快熟悉家的情況。如此,才能讓小鴿子在第一次飛行前就學會認家,基本不會走失。
郭占發稱,鴿子迷路的概率很低,但每次這類慶典活動都可能有鴿子“走丟”,數量約在1%。
“丟鴿子是很正常的現象,廣大會員也理解?!彪m說如此,郭占發稱,鴿友們還是會互相打聽鴿子有沒有飛回來,如果鴿子沒回家,“心里多少有點酸楚”。
韓宣齊的信鴿。
溫暖陪伴:
曾偷家中口糧喂鴿子
北京人養鴿子的習俗,明清兩朝時就已形成。目前,在北京信鴿協會登記的就有5萬多戶會員。
郭占發和韓宣齊今年都50多歲了,兩人養鴿子的原因也有異同。
郭占發小時候,北京的生活依然匱乏。彈球、扇煙盒、拍洋畫、滾鐵環,是為數不多的娛樂活動。他至今還記得,當年“騎馬打仗”是如何跟街坊家的孩子從胡同東口一路打到西口。
“小時候,沒得玩,”5、6歲的時候,在農村的大舅給他送來兩只鴿子做禮物。
那時,三年困難時期剛剛過去。大舅養野鴿子本是為了補貼家用,白天放鴿子出去“打食”,回到家喂點石灰水就沁(吐)出來了。糧食晾干,等到冬天,再拿來喂豬喂雞,就把給人吃的糧食省了下來。
到郭占發手里,事情就“變樣”了。他常得自己偷家里的糧食喂鴿子,為此沒少被父母數叨。
郭占發鴿子養了沒多久,文化大革命爆發,北京出臺規定“八不養”,禁止在城市養兔子、貓、狗、魚等,鴿子也在其中。
不得已,郭占發在自家墻上掏了個洞,把小魚缸藏進去,又把鴿子藏在床底下養,避免被“偵緝隊”發現。慢慢的,郭占發和鴿子也產生了感情。
韓宣齊帶記者參觀鴿棚。
韓宣齊養鴿子要晚一些,1983年才開始,20多歲的時候?!拔夷菚壕褪菫榱送?,消磨時間?!彼f。
他告訴南都,過去家長一般都反對養鴿子,坊間常把鴿子稱為“氣蟲兒”。若是自家的鴿子落到別人家院子里,主人必定去要鴿子,但“人家不一定給,不給就會打架”。
兩位養鴿人認為,主要還是因為過去鴿子養的少,放在今天,鴿子丟了多半沒人會去找?!傍澴羽B的多了就不要了。要去拿,最起碼還得給拿條煙?!惫及l笑著說道。
像這樣的時代變化,籠中的鴿子們也見證了不少。
上世紀80年代時,加入鴿會有個門檻。鴿子必須在500公里外放飛后能自己飛回家,才算通過考核有入會的資格。而到了90年代,隨著加強違建管理,入會成了養鴿子的硬指標。加入鴿會,屋頂上的鴿棚就算體育設施,否則, 就得當成違建拆除。
進入新世紀,北京城日新月異。在拆遷大潮中,四九城的不少老街坊們,也漸漸搬到了城市的外圍。西城鴿會的會員們,不少散在了北京各區,豐臺、海淀、石景山……
人雖搬走了,會籍和感情仍被鴿子牽著。
郭占發告訴南都,很多搬走的老會員,仍保留著西城鴿會的會籍。借著每年交會費的機會,老鴿友們再串串門兒、聊聊天兒。
“要是鴿子得了成績了,說話都得帶著笑聲?!?/span>
從韓宣齊家房頂上到鴿棚還要爬幾階梯子。